[字号:大中小]
为适应我校改革发展要求,加强课堂教学过程监控,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学督导评估中心持续发挥督导工作职能。以学生为中心,以高效课堂为目标,进一步增强监督指导的针对性,采取“回头看”的督导方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效。现将4月份教学督导工作总结如下:
一、总体情况
4月份共有13名专家参加听课,对全校113位教师进行了随机推门听课。针对不同授课对象、不同类型课程、不同教师进行听课,共反馈254份督导评价表。整体来看,年轻教师基本上能够做到认真备课,教态大方得体,课堂讲述清楚,语言流畅,教学内容正确,多媒体运用娴熟,教学设计合理,教学过程及方法符合要求,授课条理清晰,注意学生学习状态。老教师们教态自然,讲授熟练、准确、透彻,普遍的教学综合表现较好,掌控课堂的能力强,根据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效果好。但部分教师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逐步改进。
二、值得肯定的地方
(一)教学组织好,师生互动佳。大部分教师都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对教学内容把握娴熟,教学组织到位,师生互动良好,教学氛围活跃。如:部分公共课教师授课讲述清楚,思路清晰,陈述流畅,与学生互动良好;部分思政课教师能结合教育部的最新发文,补充教学内容,教学准备充分,教学态度严谨,课堂中与学生互动频繁,教学效果好;部分专业课教师采取课堂展示的学习方式,对展示学生以及参与评价学生都能进行较为细致的点评,对优缺点分析、归纳比较到位,学生参与度较高,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互动良好,课堂教学效果好。
(二)教学设计好,个性演绎妙。部分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得当,能够结合教材特点,重点突出,难点分解,教学思路清晰流畅,对教学内容梳理有序,教学环节设计巧妙。如:部分教师教学采用PPT+板书形式,板书条理清楚,层层递进,教学效果好;部分教师授课内容饱满,讲授思路清晰,授课洋溢激情,教学个性很鲜明,充满情感色彩。
(三)讲述条理好,语言感染强。大部分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强,讲述条理和逻辑性都很清晰。在教学中能结合社会现象及专业领域相关案例,进行举例讲授相关理论,授课条理清晰; 部分教师具有很好的亲和力,讲述自然流畅,信手拈来,学生听课认真,师生互动较多,课堂纪律良好。
(四)案例教学好,学生兴趣浓。部分学科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理论性很强,概念比较抽象,教师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和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接纳新知识,教学效果良好。如:有的教师摆脱了由概念到概念讲述法的枯燥,用概括性实例的形象类比,将专业理论化在自己的讲述中,学生接受度较高;有的教师在陈述中会插入自己的体会,用学生制作PPT案例作为实例,淡化学习的难度以及巧妙的提醒学生注意事项,提高了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兴趣;有的教师能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讲授一些较抽象的理论,对例题的讲解注重思路的分析和原理的应用,能根据授课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这些都充分说明,各学院对上次督导总结的重视,广大教师认真学习了督导总结,并对其中反映的问题进行了改进。
三、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的课堂管理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听课过程中,督导专家注意到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并未进入听课状态(低头玩手机、打瞌睡、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有的教师在讲课时没有关注这部分学生,有的教师注意到了但并未采取相应措施来引导学生回归课堂。有的教师讲课前向学生提学习要求和进行课堂管理耗时十多分钟,导致教学节奏松散,进入教学状态较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进度及教学效果。
(二)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有待优化。有的课堂师生互动形式比较单一,学生的参与度不够;有的课堂设计了点名发言环节,被点到名的学生先后也有几人,但教师未对学生发言进行点评,互动流于形式;有的教师在复习旧知和安排学生看书、阅读等环节时间过长,影响正常教学秩序进行;有的教师课堂教学环节不完整。课堂组织和教学设计的不合理,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部分年轻教师所任教课程与其所学专业方向不匹配。本月听课中发现,个别学院个别教师所教课程与所学专业错位较大,希望各学院在今后教师选聘和排课中高度重视,尤其是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有的新教师课堂表现出难以胜任课程的教学,主要表现在:一是不熟悉学生、不熟悉教材、不熟悉教学技巧和手段;二是整堂课照本宣读,PPT基本充当电子黑板,内容未进行归纳整理;三是没有实例穿插讲述。
(四)部分教师思想懈怠,备课准备不充分,教学质量不高。在督导过程中,发现有的老师还是无授课计划和教案等教学资料;同时部分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存在教学内容过多、设计不合理、课件制作不够精细、课件字迹较小和播放过快等问题。
(五)“回头看”教学督导效果不理想。本月“回头看”过程中,发现有的教师针对之前专家提出的问题,尚未进行改进,教学能力提升不明显。
(六)有的学院实训课存在学生上课安全问题。教师在给部分同学讲解演示过程中,一名学生在没有获得教师准许和指导的情况下自行开动普车设备,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学院已经针对此问题提交情况说明,主要是实习课教师配备不够,并提出积极解决措施,请相关教学部门对此问题予以足够重视。
(七)有的学院在4月9日(周六)补课期间未按教务处顺延实训课理论课的要求,而是调整实训课为理论课。交通运输学院已就此问题提交问题说明。
四、督导建议
(一)进一步落实二级学院听课评课工作。通过听课评课才能更全面了解学院教师的教学状态、授课质量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是二级学院抓教学质量的基本动作。各二级学院(部)应与教学督导评估中心既要相互呼应,又要各有侧重,共同唱好听课评课这台戏,发挥好听课评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积极作用。
(二)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教学工作应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此次听课中发现的问题予以分类梳理,制订针对性措施,落实整改到位。督促教师应做“三个提高”:一是提高备课质量,完善教学基本文件和教学准备资料等;二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提升教学效果;三是提高课堂教学管理质量,严格监管学生考勤,加强学生课堂纪律和学习行为教育等。
(三)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学生不愿意听课,主要原因是基础差、听不懂,学习没有目标和动力,也有教师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等原因,各学院(部)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专业、课程教学目标,指导授课教师适当进行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改革,开展针对性教学,提升授课质量。应鼓励部分教师探索混合式教学、翻转教学等教学新方法,各位任课教师要把不断钻研教学知识、改进教法作为自己的终身追求和自觉行为,自己的教学方法要围绕学生的现状进行变化,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四)进一步推动“老带新”帮扶政策。各学院(部)要高度重视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把“以老带新”帮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一是落实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和二级学院督导“以老带新”制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绝非一早一夕的事,二级学院要将此项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教学副院长要亲自过问,要指定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传帮带,促进新教师尽快熟悉学校要求工作要求,把握教育教学规律,树立教育教学意识。二是对于近期刚走上讲台教师和督导月报通报的教师,二级学院领导要亲自去听课、给予关怀和指导,学院院长、副院长和学院教学督导要深入新教师课堂,了解新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新教师树立课堂教学质量意识,守住教书育人主阵地,切实促进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三是要尽快通过开展教研活动,将新教师带入专业、课程和教学改革团队,开展教学研究,尽快树立教育教学建设和改革意识,提升新教师形成教学反思和教学研究能力。
教学督导评估中心
20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