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专题专栏 >年度质量报告 > 正文

河南省经济技术中等职业学校质量年度报告(2018年度)

时间:2019-01-30

[字号:]

2018年,学校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的总要求,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稳中求进建特色,合作创新谋发展,砥砺前行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为基本工作思路,主动顺应新形势,适应新常态,不断夯实发展基础,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学校各项事业都实现了健康持续发展。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学校全称为“河南省经济技术中等职业学校”,隶属于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为省属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中职教育业务归省教育厅管理和指导,校园占地面积83亩,校舍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学校是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省级重点中职学校、省级特色中职学校、首批省级中职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省级文明学校、省级文明单位、河南现代制造技术技工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
1.2 学生情况。
2018年我校招生人数2232人,其中中职在籍学生1731人,技校在籍学生498人。现有在校生5388人。其中,一年级2232人,二年级2076人,三年级981人;男生3815人,女生1573人;在校农村学生4805人,占比89.1%。
2018年我校创业培训和技能培训规模大幅度提升,全年共培训2所高校,完成培训任务3000多人次,职业技能鉴定培训5390人次,创历史新高。通过联络校外合作实习、就业基地等形式,积极为学生安排学生岗位认知实践和校外顶岗实习工作,成功举办了我校首次双选会,七百余名学生参加了双选,四百余名学生成功就业。
1.3教师队伍。
2018年,我校专兼职教师221人,生师比为19:1;双师型教师176人,占专兼职教师的79.6%;兼职教师58人,占专兼职教师的26.2%;专任教师163人,占专兼职教师的74.8%。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人数为215人,占专任教师的97.3%;其中,硕士以上学历人数24人,占专任教师的10.9%;高级职称教师62人,占专任教师的28.1%。
1.4设施设备。
2018年我校实习实训设备值共计约650万元,工位数2118个。其中计算机及电子商务方面设备值1086382元,工位数:102个;汽修方面设备值3514644.88元,工位数:1246个;电工设备值202000元,工位数:565个;数控设备值1705000元,工位数:205个。图书楼藏书7.25万册。其中纸质图书4.75万册,电子图书2.5万册,电子期刊3000种(3000册),视频100辑(约10小时),有声1000辑(约200小时),动画1000辑(约100小时),报刊杂志159种。
2018年我校新增音乐专业实训基地一个,包括钢琴实训室和电子钢琴实训室,分为12间小琴房和2间大琴房,配备20台钢琴、两套投影仪、落地镜等,可同时容纳50名学生上课练习使用。配备29台电子钢琴、多媒体电脑一体机、投影仪、音箱等设备,其中电子钢琴包括教师用琴和学生用琴。电子钢琴选择的是珠江艾茉森系列电子钢琴,该型号的电子钢琴不仅具有电子琴的多种音色、节奏与和弦编配,而且还具有钢琴的标准键盘与灵敏触感。满足了学前教育教学、实训的需要,还可以为学生的技能比赛提供条件,为专业建设提供支持。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2018年,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以军训为抓手,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自我管理为切入口,加强管理,提高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品质。学校注重发挥广大团员青年的先锋模范作用,每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端正学习生活态度。学校每个月会评选月度“德育之星”,以此调动和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正能量。学生整体积极乐观,心态平和,营造出“守规矩,爱学习,争第一”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校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打下良好基础。
学校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通过内容丰富的集体活动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引领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思想品德。文化课作为中职院校的基础教育内容和技能教学一样是学校教学重点,今年我校文化课教学按学期计划圆满完成,通过期末测试,学生文化课合格率达96%以上;同时,有序开展技能训练,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专业技能训练,专业技能合格率为95%。
2018年我校毕业生共748人,其中一年制23人,三年制725人。就业人数494人,直接就业人数303人,就业率66%。对口就业率83%。从数据上看,2018年我校毕业生人数相比去年有所减少。因为本年度没有订单冠名班,所以就业率有所下降,但对口就业率相比去年有所提升。
通过3+2分段制升学的学生2人,通过对口单独招生考试升学12人。通过普通高考录取升学人数17人,通过其他方式升学人数32人。升学人数相比2017年有所增加。在就业的学生中,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179人,合法从事个体经营0人,其他方式89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63人。就业的学生中,第一产业52人,第二产业40人,第三产业222人,其中,本地193人,异地121人。在城区工作的3276人,镇区工作27人,乡村工作1人。直接就业学生中,学生的就业渠道选择由学校推荐的215人,中介介绍30人,其他渠道64人。
全年在校生体质测评合格率达100%。
2.2在校体验。
2018年,我校通过教学检查中的民主测评环节,共收回学生民主测评表1661份,涉及到13个专业,被评教师88名,被评课程177门次,调查显示,2018年学生在校整体体验上,学生满意为88.4% 、基本满意度为11.6%,不满意为零。其中学生的理论学习满意度为96.1%、专业学习满意度为98%、实习实训满意度为98%。
2018年我校团委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得知,很多校园活动能结合学生特色。比如“学生会招新”、“校园广播体操比赛”、“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赛”等一系列的校园活动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此次的调查研究中我们也发现了校园文化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校园文化活动贴近学生的力度不够。学校的同学们对校园活动的要求呈现多元特征,希望校园活动进一步结合学生学习生活的新情况,从组织、宣传到内容、形式等方面都不断进行创新,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为了了解学生对校园生活的满意情况,以提高同学们的校园生活质量,校团委在校园内随机向100名同学发放了调查问卷,问卷回收1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00份,无效问卷0份,问卷有效率为100%。30.3%的同学觉得校园环境好,56.3%的同学感到一般,10%的同学觉得不好,这说明还有一部分同学对我们的校园环境还认可,同时也说明了在校的很多同学生活过的快乐和有意义。56.3%的同学对学校环境满意度一般,10.2%的学生仍然觉得学校环境很不好,这说明我们的校园环境有待改善。校园安全满意度达85%,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根据我们对毕业生的抽样回访调查得知,在学校直接就业的学生中,就业满意度选择比较满意的有126人,选择满意的有169人,选择非常满意的有39人。总体满意水平较高。
2.3资助情况。
学生资助工作是我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工作之一,在省资助中心的正确指导下,2018年度,我校学生资助工作顺利完成。2018年春季申报免学费2984人,助学金846人;2018年秋季申报免学费4207人,助学金929人。全年办理学生资助卡572人次,确定建档立卡户184户,组织学生参与面部识别1.6万人次、学期末点名1472人次。本年度我校对学生资助投入资金达40万元,主要用于学生勤工俭学、技能大赛奖金和活动等。
2.4就业质量。
根据我校2018年就业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校的毕业生大多数从事第三产业,在城区工作者为大多数。不少学生选择在北京、苏州、杭州等企业工作,大多数学生选择在郑州本地就业。在就业指导上,我校突出毕业取向和市场的行业特色融合,就业工作实现了与学校定位发展层次相匹配的就业工作理念和评价体系。
根据我们的回访调查,在学校直接就业的学生中,未曾签订合同的有64人,签订一年及以内合同的为124人,一到两年就业合同的为66人。其中中餐专业签订合同的人数为专业之中最低,从侧面反映了行业现状。薪资水平中,模具、中餐烹饪专业最高,可达到3000元左右,其他专业平均起薪为2000元左右。在学生就业的单位中,为学生缴纳三险、五险的单位最多,有部分单位为学生缴纳五险一金,但也有少数企业并未给学生提供社保。
2.5职业发展。
在职业发展指导方面,我校一贯重视学生的职业发展水平。通过以下途径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一是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筛选,成立企业库,重点考察工作规范、待遇合理、有所保障的企业,规范学生的择业行为,让学生从学校筛选后的企业库中自愿选择企业就业,并及时与企业进行联系和沟通,确保学生在就业的头一年内能感受到正规的企业文化,帮助他们树立筛选优良企业的认识,使其工作能有一个较高的台阶。二是正视毕业生身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校内开设就业实习前的培训课程,帮助中职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纠正不切实际和好高骛远的人生目标,摆正职业心态,为中职毕业生打下良好的职业规划,塑造职业道德和培养职业素养,为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聘请企业的人事专员来校在学生毕业前进行集中宣讲,让中职毕业生提前了解到企业的规章制度、要求,薪资水平和增长曲线,更好的适应企业的各项要求,具备较强的工作责任心、敬业精神以及诚实守信的职业操守,更好地融入工作中去。四是开展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辅导,针对众多毕业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有效沟通,让学生能够以健康的心态接受教育和进入社会,培养能够正确面对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的健康心理毕业生。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学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优化传统专业,适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学校开设专业涉及生产制造、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交通运输等几大中原经济区重要发展领域,近年来,为郑州市乃至河南省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毕业生源源不断地服务于本省、市行业企业,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我校计算机应用、汽车应用与维修、电子商务、音乐专业在不断探索与完善中,基本建立起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以此带动学校其它专业逐步完善起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3.2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公共基础课程设置科学,包括德育课(职业生涯与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文化基础课(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素质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课、书法、美术、普通话、中职生礼仪规范),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阅读、归纳、倾听、展示、责任心、规范性、自尊自爱等综合素养,同时将诚实、守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学校根据中职学校对人才培养要求,依据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开设了覆盖财经商贸类、旅游服务类、文化艺术类、教育类、信息技术类等五大类专业,目前,学校开设有计算机应用、汽车应用与维修、电子商务、音乐、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建筑工程施工、旅游服务与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轮机管理、船舶驾驶等13个专业。
我校按照《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完整的实施性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要求一致。各专业主干课程均有教学大纲,基本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组织教学。
3.2.1师资队伍方面,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师为本,以“双师型”教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兼职教师建设为重点,以构建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为目标,不断落实教师主体地位,加强师德、身心、教学、科研、实践动手能力的建设。
3.2.2信息化教学管理方面,为加强我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我校今年建成“云机房”,通过云桌面技术把系统资源、教学资源放到云平台上,师生通过多样的终端设备读取桌面和资源,可有效改善机房教学的时空环境、设施环境、人际环境、信息环境、组织环境和情感环境等,有效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向智慧校园迈出了扎实的一步。
我校音乐专业实训室建设完成之后,给教学带来很大的收益,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平台,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实现校内学习和岗位的零距离接轨。另外,合理利用设备资源和师资力量,面向社会提供更多的职业资格培训,为社区服务。
3.3 教师培养培训。
一是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师德水平得到提高。严肃教学工作纪律,注重增强全体教师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奉献精神,开展了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优秀教师受到了表彰,派老师参加全省师德师风专题培训,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得到提升。二是加强业务能力建设,队伍素质明显增强。严把教学“入口关”,对新聘教师进行了听课评议,对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反馈意见和整改要求。继续实施教师业务素质能力水平提升工作,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组织推荐教师外出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双师型”教师培训、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教学名师培训、教研员培训、师德师风培训和班主任省级培训等业务素质提升活动,全年组织教师参加校外各类培训50多人次;邀请河南省职教专家范吉钰做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培训、省商务学校校长张士平做《中职学校特色建设与管理》专题讲座、省职业教研室职教专家杨金栓参加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研讨会并做《教学能力大赛和信息化教学设计》讲座和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获得者蒋东霞、许刚老师分享比赛经验,全年校内培训教师300多人次。积极推荐教师参加各种荣誉评定,1名教师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2名教师被推荐参评 “省级文明教师”,1名教师经过推荐参评被评为“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3.4 规范管理情况。
3.4.1教学管理方面,学校相关责任科室做到了落实专业教学标准。按照《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要求,严格执行专业教学标准。按照教育部发布的中职专业目录,严格执行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和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规范教育教学。结合我校专业特色,制定完成我校各专业教学计划和专业技能考核标准。强化教学过程监督管理,杜绝课程开设与教学实施随意变动等现象。与此同时,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教学文件,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教学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监督,实行日常教学检查和定期教学检查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教学秩序有序运行。规范实训管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真正做到“学中做,做中学”,争取做到产教融合。推进教材建设与管理。鼓励开发适用性强的校本教材,严格按照教育部公布的《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选取教学用书,遵循适用择优的原则。
3.4.2学生管理方面,我校根据学生情况结合校情,研究出一套完整、系统、可行性强的管理方案。一是加强学生管理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制度先行。继去年制定了《班级量化考评制度》、《督学制度》、《学生科值班人员制度》、《学生辅导员制度》等管理制度后,2018年学生科又先后制定了《宿舍管理员工作职责》、《宿舍管理员考勤管理规定》、《学生教室、宿舍检查内容及评分标准》、《B2座学生公寓楼管理方案》、《关于禁止学生吸烟的暂行规定》、《关于重申学生吸烟、喝酒、夜不归宿处理办法的通知》、《纠察队(门卫)处理闯岗学生办法》、《学校消防检查注意事项》等10余个规定或标准,这标志着我校学生管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细致。二是努力建设班主任队伍工作。本年度,学生科共组织班主任培训、学习、开会共计40余次;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地落实班级量化考核制度,每月根据量化考评成绩对所有班级进行排名,实行奖优罚差制度,奖罚分明的工作手段,大大提高了班主任投身学生管理工作的动力。班主任素质能力大赛上水平。继去年我校首次举办班主任素质能力大赛后,今年团委在比赛制度化、规范化上下功夫,把班主任素质能力大赛作为提升管理能力的又一抓手来建设。今年班主任素质能力大赛参赛人数突破60人,较去年有大幅增长,班主任比赛热情也更为高涨。与此同时,《班主任课堂》活动持续开展,全年举办22期,班主任课堂数据库不断更新,为我校德育工作做出了贡献。学生管理模式为24小时贴身服务,即“白+黑”、“五+二”。班主任每天坚持早起深入宿舍检查学生宿舍卫生,夜晚检查学生就寝情况。三是加强学生组织建设、提高学生管理服务水平。学生干部每天三次检查学生出勤、教室宿舍卫生、安全用电、文明程度等工作。检查结果每天一统计、每周一排名、每月一总结。学生干部的工作大大提高了学生管理的效率,同时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的服务水平。四是以军训为抓手,培养立体中职生。军训是学生入学教育的第一课,是我校搞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前提。学生科在军训指挥部的指导下,按纲科学施训、圆满完成了对2100多名学生为期25天的各项军训任务。培训学生纠察队员(老生)担任军训教官,实现学生自主管理、自我训练的目的。增加军体拳训练、内务整理、入学教育等科目,使军训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为了提高军训质量,组建百人猛虎营进行军事训练。启用家校互动方式,提高师生和家长的参与度。2018年,“以军训为抓手,培养立体中职生”的研究课题正式立项。五是大力推行学生认识实践周工作落实。为了更好的推行认识实践周工作,修改制定实践周的制度、规定、奖惩办法等10余篇。学生科全员参与指导监督认识实践周工作。截止目前,已有60个班级参加认识实践周工作,共计3000多人。
3.4.3财务管理方面。学校根据最新出台的国家法律、法规,及时修订《财务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财务报销管理规定》《差旅费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了财务管理。加强预算控制,本着“量入为出、统筹兼顾、确保重点、收支平衡”的原则,认真编制单位财政预算,通过对财政预算的细化,实现单位内部预算对经济活动的有效管理和控制,发挥其在财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重视财务收支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各项财务制度,做到财务日常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对一切开支严格按财务制度办理,极大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安全性。做好年终决算工作,认真细致地搞好年终决算和编制各种会计报表,同时针对报表又撰写出了详尽的财务分析报告,总结出管理中的经验,揭示出存在的问题,以便改进财务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在平时的报销工作中,对那些该记入固定资产而没办理固定资产入库手续的,督促经办人及时进行固定资产登记,并定期与校总务科进行核对,确保账实相符。
3.4.4后勤管理方面.一是制定管理规章制度,规范用水用电用房。为满足工作需要,便于学校行政后勤服务人员住校为师生提供全天候便捷、高效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保障性用房需求,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公房管理,提高使用效率,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河南省劳动干部学校行政后勤服务人员生活保障性用房管理办法》;为安全、经济、合理使用水电,防止跑冒滴漏现象,结合我校用水用电实际情况,制定了《河南省劳动干部学校水电管理办法》。二是遵守财务规章制度,规范收费行为。规范收支两条线,做到帐目清楚,程序合法,为加强收费的透明化管理,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向合作用水用电部门及时收取水电费,收费由学校财务统一收取,禁止乱收费。
3.4.5安全管理方面。为了确保校园安全,及时处理学生突发事件,我校全体教职工坚持完成夜晚值班工作。值班期间,带领学生纠察队深入教室、学生宿舍检查学生违纪行为;及时处理校园突发事件;监督检查学生早操情况等。加强了对学生档案、学生证的管理工作。为所有在校学生购买了学生校园责任险。
3.4.6科研管理方面,学校重视教师科研工作,制度健全,建立了完善的科研管理机制,引导教师将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转化为课题,以课题引领改革,解决实际教学问题。通过校内外培训、举办改革论坛、进行成果奖励等多种形式提升教师科研积极性和科研能力,提高研究成果质量。2018年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组织参加省职教改革课题立项、省中等职业学校优质课评选、“创新杯”信息化教学说课大赛等各类评比活动;开展了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研讨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电子商务专业实训系统培训和SYB创业课程研讨等教研活动。2018年,我校教师发表论文10篇,出版著作4部,科研课题立项1项,结项2项,组织大型教研活动5次。在省优质课教学评选、全国和省“创新杯”信息化说课大赛等教科研评比中,共荣获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1项。
3.4.7管理信息化水平方面,一是更新信息化管理理念,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学校领导重视教育信息技术,定位明确,以信息化引领学校教育现代化,带头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与参加各类信息技术培训,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中推广、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技术科研工作。对全体教师加强了信息化方面的培训,树立现代教育信息化观念,能够熟练运用网络、利用网络搜索资源进行备课、制作课件,具备信息整合的能力,全体教师能较熟练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二是围绕科学实用性目标   架构信息综合化平台。学校建设的门户网站栏目多,内容丰富,是学校对外宣传和对内管理的主要窗口。为满足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化教学和学习,学校建设有教学资源库,包括教学课件、教学素材等。机房、多媒体教室的建立以及设施的正常使用和高效的维护管理,确保了信息化在学校的正常推行。三是强化资源合理性运用,倡导课堂信息化教学。以“数字化校园”为基础,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丰富教学资源库,倡导电子备课,实现信息化教学,最终实现信息化管理。
3.5 德育工作情况。
学校开设了《哲学与人生》、《职业生涯与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美育》等德育课程,每班每周2学时,达到规定学时要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法治教育。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五四青年节期间,经过个人申请、班级推荐和组织考察,共发展新团员201名。举行了两期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培训,共84名同学参与其中。校园广播站和学生多功能活动中心在团委的管理运营下,全年完成校园广播采编播120余次;学生多功能活动中心举办各类讲座、大会、竞赛活动40余场,让同学们在学习之余领略缤纷校园,体味文学,感悟生活。持续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工程。2018年,团委以“传承雷锋精神•建功靓丽青春”为主题开展了系列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开展“三进(进敬老院、进社区、进街头)”品牌工程、学雷锋自选动作等,帮助团员青年体悟雷锋精神真谛,争做新时代有为青年。累计开展志愿活动40余场,参与2000多人次,范围之广,历年之最,在广大团员青年中真正实现了常态化和普及化。2018年,校团委在团省委统一部署下,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重要讲话精神和团的十八大精神”主题系列活动。采用集体学习、主题班会、诵读比赛等形式,在广大团员中形成了学习贯彻的热潮,形成了坚定不移跟党走的思想觉悟和为中原更出彩勇于争先的精神动力。我校与多家文化单位联合组织了多项高品质文化活动,“文物知识进校园”、“快乐悦读进校园”、“经典诵读进校园”等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特色鲜明,格调高雅,促进了高品位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与此同时,校团委还组织学生走出去,参加了商务学校等兄弟单位组织的活动,赢得一片好评。组织了班级特色活动风采展示。各班根据自身专业及学生兴趣所在,组织了60余场特色鲜明,活力四射的班级活动,如篮球比赛、辩论比赛、礼仪比拼、厨艺大赛等,为广大团员青年提供了展示个性、才华、能力的舞台,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陶冶情操、提升水平。全年围绕工匠精神、道德修养、重温国学等方面开展道德讲堂4期。在文明风采比赛方面,我校经过逐轮评选、指导、修改,共选出如下几类参加省级复赛作品:1.职业规划与创新设计类比赛,在1200余份作品中最后推荐5份优秀作品参加省级复赛。2.摄影视频类比赛,在463份作品中最后推荐8份优秀作品参加省级复赛。3.才艺展演类比赛,在60份作品中最后推荐1份优秀作品参加省级复赛。4.特设项目比赛,在340份作品中最后推荐6份优秀作品参加省级复赛。
2018年,我校在原有社团基础上,逐步围绕省级大赛建立了计算机兴趣小组、健美操社、传统剧社、手工社、绘画社等10余个学生社团。紧抓中职学校普遍重视的三项重大赛事,在社团活动中提升竞赛水平,在竞赛驱动下增强社团活力。
3.6党建情况。
2018年,校党委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开展“七一”主题党日活动,继续转变作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学校安全稳定、运行良好。
3.6.1巡察整改工作。根据厅党组统一部署,厅党组第一巡察组于2017年9月对我校开展了集中巡察, 并于2018年1月2日向反馈了巡察意见。校党委对巡察组反馈的意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狠抓整改工作落实,整改工作已取得了较大成效。
3.6.2党建工作。校党委召开了党建工作专题会,听取了各党支部的工作汇报,批准了各党支部的年度工作计划,要求各党支部要加强学习,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把工作做好。召开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专题会,对2018年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会议指出要在道德讲堂、结队帮扶、活动组织扎实工作,确保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再创佳绩。召开了工会工作专题会,听取了工会工作汇报,批准了工会的年度工作计划,要求工会把好事办好,为职工谋好利,为学校做好工作。组织了集中学习活动,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开展了“七一”党日主题活动,杜双喜书记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主题党课。各党支部召开了组织生活会,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学校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了重温入党誓词活动。
3.6.3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年初召开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部署全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校党委书记与各科室负责人签订了《2018年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要求各科室制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具体实施方案;校党委和校纪委定期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检查考评制度、廉政谈话制度、廉政风险防控制度等制度建设。加大了基建维修、后勤服务等重大事项的监督力度。本着预防为先、教育为先的原则,制定了《重要事项廉政风险提示书》、《重要事项廉政风险承诺书》,要求重要事项参与者和采购人员在进行招投标等重大活动前签名承诺。组织全体教职工观看了警示纪录片《巡视利剑》和《永远在路上》。通过专题讲座、辅导讲座和专题党课等形式,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教职工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党政纪条规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提高抵御歪风邪气的能力。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2018年,我校新增合作办学企业两家,与苏州朗慧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专业共建,共建数控专业(无人机方向)、机电设备与维修(工业机器人方向);与苏州橙慧仁和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共建旅游与服务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共同育人。我校的校企合作规模进一步扩大,新增专业育人情况良好。
4.2 学生实习情况。
2018年我校共派出实习学生七百余人。在具体实习工作中,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实习计划,实习岗位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与学生所学专业对口或相近,符合学生职业能力与技能水平。在实习期间,学生和指导老师严格执行国家的学生实习就业方针、政策、遵守实习就业工作程序,做到公平、公正、合理、有序,确保工作顺畅。
学校在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前,严格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为实习学生投保实习责任保险,并与实习单位、学生签订三方协议。在协议中,合理确定了实习报酬,并按实习协议约定,以货币形式及时足额支付给学生。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坚持加强与用人单位和实习生的沟通,及时了解实习学生在企业的工作、学习、生活、安全管理等情况。
4.3 集团化办学情况。
我校为河南现代制造技术技工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一直积极参与集团活动,与兄弟院校保持交流和沟通。发挥应有的作用。2018年,我校继续与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合作联合举办技工教育,进一步推动现有校园整合调整,科学规划布局,适应长远办学事业发展需要。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我校通过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通过校内实训周、暑期岗位认知和技能竞赛选拔等工作,有重点、分层次的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现与我校合作的二十多家企业中,绝大多数企业对我校学生的评价比较满意。部分企业反映我校学生能吃苦,纪律性较强,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并有达成长期合作的意向。
5.2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以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次和产出应用型的科技成果为依托,有目的、有计划地面向社会现实需要,提供技术性的服务。我校社会服务主要面向区域和行业提供技术应用型的人才培训与培养。在创业培训方面,2018年,我们依托大中专学生创业培训定点机构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共培训约3000人次,完成了省人社厅下达的培训计划。在技能鉴定方面,我校充分发挥鉴定站点工作职能,为企业和行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认证工作。我校依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整合行业内专家,结合行业主管部门,牵线搭桥为县、乡幼儿园在职老师进行保育员培训,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5.3对口支援。
2018年我校按照“省直机关百千万工程助力脱贫计划”统一安排,结合省厅扶贫开发工作重点部署,利用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一契机,5月17日至18日,组建“大手牵小手,对口帮扶助成长”拓展训练团队,赴开封市尉氏县屈楼小学开展拓展训练活动。积极响应省妇联在全省开展“恒爱行动——百万家庭亲情一线牵”公益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动员教职工及家属踊跃加入到奉献爱心、接力真情、增进友谊、共促团结的行动中来,共同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贡献绵薄之力。
6.举办者履责
6.1经费。
学校财政资金来源主要有三大项,即生均拨款、免学费资金、项目资金。生均拨款主要用于日常教学和办公经费。免学费资金主要用于外聘人员工资、文明奖发放等生均经费不允许支出的方面。项目资金按照项目建设计划书进行采购、建设、验收等程序后完成资金支付,主要用于学校教学、管理方面的硬件和软件建设。
2018年度单位总收入2776万元,总支出2470万元。年初预算共安排1770.6万元资金,其中:一般公共预算1598.6万元,总预算与上年对比增加7%,与上年相比稳中有升。年度执行中增加预算997.74万元,其中:增加项目资金共563.6万元,即改善办学条件101万元,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建设项目350万元,省属大学生创业培训补贴112.6万元;增加免学费补助资金338.79万元;其他收入57万元,另外还有参加养老保险的清算工资及年度内工资调整所增加的预算资金。
6.2政策措施。
2018年,我校依旧坚持“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推动办学事业实现健康快速发展;高度重视管理服务工作、全体师生团结奋进争创佳绩、持续提高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被评为“河南省中职教育管理强校”,办学水平稳步提高。
7.特色创新
7.1学生资助工作特色案例:
学生资助工作是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具体落实,也是我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校历来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在省资助中心的指导下,在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学校学生资助办公室的同志和各学部、各专业、各位班主任积极宣传、精心开展工作,坚持全程公正、公开、透明,严格按照程序,规范操作,做到每一笔资助资金都按时、足额发放到受资助同学手中。2018年秋季学期,我校在校生4490人,其中享受国家免学费人数4207人,享受国家助学金人数为929人,办理学生资助卡572人次,申请、发放国家助学金17750人次,面部识别正常人数平均约3000人,精准排查建档立卡户学生184人并全部纳入国家助学金名单。
我校的学生资助工作主要具备有如下特点:
7.1.1资助基础夯实。一是成立学校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建设,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学校领导定期听取学生资助工作汇报,开会研究讨论学生资助重大事项。二是落实“校长第一责任人制度”。我校的每张中职学生资助卡均由校长亲手发放到学生手中。三是按照国家和全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要求,规范各项学生资助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循。
7.1.2资助宣传广泛。为了使国家资助政策人人明晰、生生知晓,我校坚持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多种宣传手段,宣讲国家资助政策,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7.1.3资助育人效果好。我校根据省资助中心相关文件要求,强化资助育人理念,利用中职学生升学继续深造、优先推荐入党、各级各类竞赛、鼓励勤工助学等形式拓展资助育人途径。具体案例将由我校学生科科长资助办主任李笑满同志给大家做详细汇报。
7.1.4资助落实精准。一是根据省资助中心反馈的建档立卡户名单,我校安排专人逐个排查学生信息,坚持不让一个建档立卡户学生因任何疏失导致未能享受国家助学金。二是保质保量完成建档立卡户“明白卡”的发放。经过细致排查建档立卡户学生信息,我校确保将每张“明白卡”送到家长手中。三是为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我校发动全体教职工分片区将“建档立卡户温馨告知书”送至每一个建档立卡户家庭,“告知书”由学生家长签字后统一交至学校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存档。
7.1.5资助信息化建设进程快。一是做好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面部识别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工作。二是及时同步系统信息。学生资助卡办理成功后,我校立即将中职资助卡同步到国家系统,及时处理退学、转学、休学学生信息。三是严抓数据报送。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按时准确上报各类资助数据和信息。四是高度重视学生面部识别工作。每年10月底前,都能完成采集在校学生面部信息的工作。督促学生严格遵守省资助中心例行排查安排进行面部识别。认真比对“国家资助系统免学费或助学金名单”、“学生面部识别信息表”和“学生面部识别信息表”,最终确定我校本学期实际享受国家免学费人员名单和助学金人员名单。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8.1进一步整合德育资源,立德树人。
目前,部分学生思想品德较差、行为习惯较差、学习态度较差、学习成绩较差,少数学生甚至还耳濡目染了家长的不良习气和社会的不良风气,使学校的正面教育大打折扣,缺乏说服力和吸引力。针对以上情况将进一步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家庭教育为基点、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社会化德育管理网络,努力把德育工作放到整个社会大系统中去思考。通过建立家长学校,不断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通过家长接待日、家访、召开家长会、建立家校联系制度等形式,及时沟通、反馈学生学习、生活信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做好德育工作。主动联系有关部门和群众团体,积极配合综合治理、公安、司法等部门,加强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治理,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整体合力,立德树人。 
   8.2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整体素质 。
目前,我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校内“双肩挑”教师比例较大,师资队伍结构有待优化。 一是借助特色校建设和特色专业建设,加大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校内教学名师培养力度,健全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优秀中青年教师、校内教学名师的选拔培养制度,重点资助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校内教学名师进修深造,促使他们尽快成长。以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校内教学名师为核心,构建一批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团结协作、具有凝聚力的创新团队。二是进一步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完善规章制度,加强校企合作,要求专业教师到校企合作企业、省教育厅指定企业参加专业实践并取得相应的高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等,进一步提高教师技能水平,提升参加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获奖面和层次、等级。三是用足用活政策,加大专业教师招聘力度,使专任教师队伍职称比例、年龄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形成梯队。四是适当调整校内“双肩挑”教师比例,使其趋于科学合理。同时,聘请更多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到校任教担任兼职教师。 
    8.3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不断完善办学机制 。
   坚持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完善校企合作办学激励机制。与企业深度合作,探索引企入校、校企共同招生、校企共编教材、校企共同的合作形式。进一步推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人员交流,选派学校教师到企业顶岗,为企业
(行业)职工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服务,聘请企业负责人、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到学校兼职。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途径,继续寻求订单式培养合作伙伴,拓宽人才输出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