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师生突破“观点堆砌、逻辑松散”的写作瓶颈,近日,公共教学部基础教研室举办了“议论文写作的逻辑密码”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苗清波老师主讲,部分语文教师及各学院学生代表参与,现场互动热烈,干货满满。
讲座开篇,主讲人便点出师生写作中的核心问题,重素材积累、轻逻辑构建。他提出,议论文的本质是“让观点站得住脚”,而关键在于搭建“观点-论据-论证”的逻辑闭环,杜绝“论点飘移”“论据脱节”“论证断层”三大常见误区。
针对“如何让论证不空洞”,主讲人拆解出三大“逻辑密码”:其一,论点需搭“金字塔”,中心论点唯一明确,分论点需“互不交叉、完全覆盖”。其二,论据要“精准匹配”,拒绝“万能素材”,判断标准即“论据能否直接回答“为什么分论点成立”。其三,论证需架“桥梁”,通过“因果推导”“反向假设”等方法,将论点与论据紧密串联,避免“论点+论据”的生硬拼接。
讲座中,主讲人结合师生作文中的典型案例,总结出“偷换概念、以偏概全、循环论证、强加因果”四大逻辑漏洞,并给出“反向提问法”自检妙招:写完每段后追问“这部分能证明分论点吗?”“论据和观点之间缺了哪句话?”,快速定位逻辑断点。
此次讲座直击议论文写作的核心痛点,以“密码拆解”的形式将抽象逻辑具象化,不仅让师生掌握了“搭建逻辑闭环”的实用方法,更推动写作教学从“重形式”向“重思维”转变。